期刊简介

《环境卫生学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承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为综合性卫生类学术期刊,致力于建立国家级环境卫生学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平台,便于科技人员及时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进展,拓宽业务人员的视角和思路,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传播环境卫生信息,积极推进环境卫生事业发展。 刊登内容 及时报道国内外大学及科研机构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各级疾控中心及医院与环境卫生相关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环境流行病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危害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研究、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卫生经济效益分析、环境危害因素防控技术研究、环境卫生政策法规标准等的制(修)订及国内外科技动态,卫生应急及健康扶贫工作等。 重点栏目 专家论坛、科研论著、调查研究、检验技术与方法研究、风险评估、短篇报道、卫生标准、专业信息、热点追踪及国际交流、卫生应急、健康扶贫等。投稿地址 http://www.hjwsxzz.com 联系方式 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29号环境所《环境卫生学杂志》编辑部 邮政编码 100050 联系电话 (010)83132331 50950619 Email hjwsxzz@nieh.chinacdc.cn QQ 2859941344; 微信公众号 hjwsxzz; 微博 环境卫生学杂志CDC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环境卫生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600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6000/R

邮发代号: 2-6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环境卫生学杂志
  • 杂志名称:环境卫生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6000/R
  • 国内刊号:11-60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环境卫生学杂志2004年第6期文章
  • 090 大豆异黄酮防治妇女雌激素缺乏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的结构与雌激素17β-雌二醇相似,具有雌激素活性而被称为植物雌激素.绝经后妇女热潮红、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痴呆等发病率升高,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大豆异黄酮防治绝经后妇女雌激素缺乏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红;朱俊东 刊期: 2004- 06

  • 088 肠外营养致锰中毒的研究进展

    肠外营养(PN)致锰中毒在临床并不少见.本文综述了PN对动物和人体内锰水平的影响,并探讨了PN患者体内锰水平的监测指标,以期监测PN病人体内的锰浓度,预防锰中毒的发生.......

    作者:宾萍;姜岳明;胡万达 刊期: 2004- 06

  • 080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高原医学中的应用

    在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蛋白质组是指一种细胞、组织或有机体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双向电泳、质谱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蛋白质复合物纯化技术、酵母双杂交系统、噬菌体显示技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本文对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及研究技术方法以及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高原医学领域的应用作了简要综述.......

    作者:聂鸿靖;洪欣;尹昭云 刊期: 2004- 06

  • 079 基因多态性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应用

    随着第一张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绘制成功,人们对基因研究的兴趣更加浓厚,而且越来越认同基因是健康的影响因素之一.在大量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了基因多态性现象,即处于相同环境中的人群,其发病的危险性在不同个体间可以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同时,基因研究方法已逐渐融入到公共卫生研究中,主要表现在遗传学研究方法的运用和分子流行病学.本文就外源性化合物生物转化酶及其多态性,基因-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实......

    作者:王翔;贾光;王生;常元勋 刊期: 2004- 06

  • 091 微生态制剂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的营养治疗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而继发感染是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普遍认为肠内细菌易位是导致胰腺感染的主要因素.应用微生态制剂调整肠内菌群构成,增加肠粘膜屏障作用是防治内源性感染有效而可行的方法.本文综述了用微生态制剂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燕;蔡东联 刊期: 2004- 06

  • 100 SARS对污水处理厂工人有危险吗?

    ......

    作者: 刊期: 2004- 06

  • 094 职业接触二异氰酸酯的生物标志物研究

    ......

    作者: 刊期: 2004- 06

  • 097 用血中可铁宁水平和自述吸烟状况两项指标综合评估吸烟量的研究

    ......

    作者: 刊期: 2004- 06

  • 099 低脂/高纤维膳食对绝经前妇女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

    作者: 刊期: 2004- 06

  • 095 尿中马尿酸和邻-甲酚作为甲苯接触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研究

    ......

    作者: 刊期: 2004-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