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环境卫生学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承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为综合性卫生类学术期刊,致力于建立国家级环境卫生学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平台,便于科技人员及时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进展,拓宽业务人员的视角和思路,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传播环境卫生信息,积极推进环境卫生事业发展。 刊登内容 及时报道国内外大学及科研机构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各级疾控中心及医院与环境卫生相关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环境流行病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危害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研究、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卫生经济效益分析、环境危害因素防控技术研究、环境卫生政策法规标准等的制(修)订及国内外科技动态,卫生应急及健康扶贫工作等。 重点栏目 专家论坛、科研论著、调查研究、检验技术与方法研究、风险评估、短篇报道、卫生标准、专业信息、热点追踪及国际交流、卫生应急、健康扶贫等。投稿地址 http://www.hjwsxzz.com 联系方式 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29号环境所《环境卫生学杂志》编辑部 邮政编码 100050 联系电话 (010)83132331 50950619 Email hjwsxzz@nieh.chinacdc.cn QQ 2859941344; 微信公众号 hjwsxzz; 微博 环境卫生学杂志CDC
张培丽:避免“千镇一面”,有针对性地引进和留住人才
时间:2023-04-13 15:53:38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培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中小城镇是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重要枢纽。本期论坛探讨的话题,对于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过去资源大量向大城市集中,超大城市规模扩张过快,大中小城市发展协调性不足,部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经济萎缩、人口减少,中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二是人才问题尤其是如何留住年轻人成为中小城镇发展的关键。年轻人是最有活力的群体,不仅对新技术、新产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具有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而且消费倾向高,消费带动能力强,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群体。
年轻人对新事物有着天然的敏感和兴趣,在社会迅速变革的时代,年轻人的特点、偏好和选择也在发生变化。年轻人更了解年轻人,三位青年学者围绕中小城镇如何留住年轻人话题展开的讨论,更贴近年轻人需求,更能把握年轻人的痛点,给出的思路和建议也更有建设性。比如,强调着眼数字经济发展,主动谋划,搭建平台,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助力青年就业创业,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引人留人;着眼年轻人消费特点,突出特色,丰富品类,发挥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具有现代都市特征的消费场景和生活场所,提升青年消费体验,以高品质生活引人留人;着眼年轻人创业和生活需要,整体规划,提前布局,强化设施服务,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教育、医疗、育幼等公共服务水平,以更加舒适、更有保障、更为开放的环境引人留人。
在中小城镇吸引和留住年轻人的过程中,我认为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应遵循人口流动的基本规律。《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顺应县城人口流动变化趋势,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作为示范地区重点发展,防止人口流失县城盲目建设。二是科学把握中小城镇功能定位。区分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中小城镇,分类引导发展,有效避免“千镇一面”,有针对性地引进和留住人才。三是考虑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就需要中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要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和覆盖,统筹乡村资源,推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构建县乡村功能互补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