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环境卫生学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承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为综合性卫生类学术期刊,致力于建立国家级环境卫生学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平台,便于科技人员及时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进展,拓宽业务人员的视角和思路,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传播环境卫生信息,积极推进环境卫生事业发展。 刊登内容 及时报道国内外大学及科研机构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各级疾控中心及医院与环境卫生相关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环境流行病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危害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研究、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卫生经济效益分析、环境危害因素防控技术研究、环境卫生政策法规标准等的制(修)订及国内外科技动态,卫生应急及健康扶贫工作等。 重点栏目 专家论坛、科研论著、调查研究、检验技术与方法研究、风险评估、短篇报道、卫生标准、专业信息、热点追踪及国际交流、卫生应急、健康扶贫等。投稿地址 http://www.hjwsxzz.com 联系方式 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29号环境所《环境卫生学杂志》编辑部 邮政编码 100050 联系电话 (010)83132331 50950619 Email hjwsxzz@nieh.chinacdc.cn QQ 2859941344; 微信公众号 hjwsxzz; 微博 环境卫生学杂志CDC
别再只懂“加碘盐”!科学补碘全攻略来了
时间:2025-08-29 15:53:34
提起碘,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加碘盐”,却往往忽略了孕妇、儿童、素食者等人群的隐形需求。最新监测显示,我国 8 个省份存在轻度碘缺乏风险,而沿海城市竟也查出儿童尿碘中位数不足 100 μg/L。如何既防缺碘又防过量?一文教你读懂“精准补碘”。
一、碘有多重要?
甲状腺激素的“核心原料”:缺碘 3 个月,甲状腺肿大;缺碘 6 个月,儿童 IQ 平均下降 7–10 分。
不可逆期:胎儿期和出生后前 1000 天,缺碘将导致神经发育永久损伤。
二、谁最容易缺碘?
1. 孕期与哺乳期:每日需碘 230–240 μg,一人吃两人用。
2. 0–6 岁儿童:大脑高速发育期,缺碘风险是成人 3 倍。
3. 素食与轻食人群:海盐、岩盐几乎不含碘;外卖、轻食餐厅普遍使用无碘盐。
4. 内陆山区:土壤碘含量低,本地蔬果、禽畜肉碘水平也低。
三、补碘 3 大误区
误区 1:沿海=不缺碘。
事实:海带、紫菜不是日常主食,且运输储存导致碘流失。
误区 2:吃碘盐会甲亢。
事实:正常人每天需碘 120 μg,碘盐 6 g 仅含 120 μg,不会超标。
误区 3:高价盐=高碘盐。
事实:玫瑰盐、竹盐多为无碘盐,靠颜色营销。
四、科学补碘 4 步法
Step 1 选盐
认准包装“加碘盐”字样和碘含量 18–33 mg/kg。
孕妇、儿童选“孕妇专用加碘盐”,碘含量 25–30 mg/kg,且添加叶酸、锌。
Step 2 看人群
孕妇:碘盐 + 每日 1 片含碘叶酸片(150 μg)。
0–3 岁:母乳 + 辅食阶段,使用婴幼儿专用加碘盐(≤20 mg/kg)。
素食者:每周 2 次海藻类(干海带 5 g 或紫菜 3 g)。
Step 3 会烹饪
出锅前放盐,避免高温爆炒导致碘挥发。
腌制、凉拌可直接用加碘盐,无需额外补碘。
Step 4 会监测
尿碘试纸:家庭自测,100–300 μg/L 为理想区间。
孕期 16 周、30 周各测一次;儿童入学体检加测尿碘。
五、特殊人群注意上限
成人每日耐受上限 600 μg;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遵医嘱,可用无碘盐,但需定期复查甲功;
甲亢术后:若需放射性碘治疗,治疗前 2 周严格无碘饮食。
六、一张表看懂每日碘需求与来源
| 人群 | 每日需求 | 推荐组合示例 |
|---|---|---|
| 普通成人 | 120 μg | 加碘盐 6 g |
| 孕妇 | 230 μg | 加碘盐 6 g + 含碘叶酸片 1 片 |
| 哺乳期 | 240 μg | 加碘盐 6 g + 海带汤 1 碗 |
| 1–6 岁儿童 | 90 μg | 婴幼儿加碘盐 3 g + 牛奶 200 mL |
七、结语
补碘不是“多一把盐”,而是“把盐用对、把人群分清、把监测跟上”。从今天起,看一眼厨房盐罐、测一次尿碘,给全家大脑和甲状腺一份确定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