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环境卫生学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承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为综合性卫生类学术期刊,致力于建立国家级环境卫生学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平台,便于科技人员及时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进展,拓宽业务人员的视角和思路,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传播环境卫生信息,积极推进环境卫生事业发展。 刊登内容 及时报道国内外大学及科研机构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各级疾控中心及医院与环境卫生相关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环境流行病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危害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研究、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卫生经济效益分析、环境危害因素防控技术研究、环境卫生政策法规标准等的制(修)订及国内外科技动态,卫生应急及健康扶贫工作等。 重点栏目 专家论坛、科研论著、调查研究、检验技术与方法研究、风险评估、短篇报道、卫生标准、专业信息、热点追踪及国际交流、卫生应急、健康扶贫等。投稿地址 http://www.hjwsxzz.com 联系方式 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29号环境所《环境卫生学杂志》编辑部 邮政编码 100050 联系电话 (010)83132331 50950619 Email hjwsxzz@nieh.chinacdc.cn QQ 2859941344; 微信公众号 hjwsxzz; 微博 环境卫生学杂志CDC
硝酸甘油急救用药指南
时间:2025-07-30 11:21:02
硝酸甘油作为心绞痛患者的“救命药”,其服用方式与起效速度直接关系到急救效果。关于“一口闷”是否起效更快的疑问,需要从药物吸收机制和剂型差异切入,揭开科学真相。
舌下含服:黏膜直通的“高速通道”
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的起效时间仅为1-3分钟,最快可在1-2分钟内缓解心绞痛症状。这是因为舌下黏膜毛细血管丰富,药物无需经过肝脏代谢,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如同“特快专递”直达心脏。标准剂量0.3-0.6mg含服后,5分钟即可达到药效峰值,持续20-30分钟。若含服3分钟未起效,需警惕心肌梗死可能,此时应立即就医。
喷雾剂:介于含服与口服之间的“折中选择”
喷雾剂通过舌下喷射给药,吸收速度略快于传统舌下片剂,因药物以微滴形式更均匀覆盖黏膜。但实际起效时间差异微小(约30秒至1分钟),临床更看重其便携性和稳定性——尤其适合手抖或口腔干燥的患者。需注意喷后需闭口10秒,避免吞咽影响药效。
口服:绕远路的“慢速列车”
口服硝酸甘油需经消化道吸收、肝脏首过代谢,导致90%以上药效被破坏,起效延迟至15-30分钟。这种“迂回路线”使其仅适用于慢性预防,而非急救。曾有患者误将舌下片吞服,不仅延误治疗,还可能因剂量不足导致反复发作。
“一口闷”的致命误区
民间所谓“一口闷”的服法存在双重风险:一是吞咽动作使药物进入胃部,失去快速起效优势;二是用水送服可能加速片剂溶解,引发血压骤降。正确做法是将药片置于舌下任其自然溶解,含服期间避免说话或进食。对于意识模糊者,可改用喷雾剂,但切忌强行灌药。
剂型选择的黄金法则
急救场景首选舌下含服或喷雾剂,二者起效速度无显著临床差异;长期预防可用透皮贴剂(30分钟起效,持续10-12小时),尤其适合夜间心绞痛患者;注射剂仅限院内使用,静脉给药即刻起效。需注意所有硝酸甘油制剂均需避光保存,开封后3个月未用完即失效。
硝酸甘油的“快慢哲学”揭示:急救药物的价值不在于理论上的起效时间差异,而在于正确使用带来的确定性。患者应定期检查药物性状(正常为白色片剂,若变黄则失效),并保持坐位服药以避免体位性低血压——这是比追求“更快几秒”更重要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