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杂志

期刊简介

《环境卫生学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承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为综合性卫生类学术期刊,致力于建立国家级环境卫生学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平台,便于科技人员及时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进展,拓宽业务人员的视角和思路,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传播环境卫生信息,积极推进环境卫生事业发展。 刊登内容 及时报道国内外大学及科研机构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各级疾控中心及医院与环境卫生相关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环境流行病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危害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研究、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卫生经济效益分析、环境危害因素防控技术研究、环境卫生政策法规标准等的制(修)订及国内外科技动态,卫生应急及健康扶贫工作等。 重点栏目 专家论坛、科研论著、调查研究、检验技术与方法研究、风险评估、短篇报道、卫生标准、专业信息、热点追踪及国际交流、卫生应急、健康扶贫等。投稿地址 http://www.hjwsxzz.com 联系方式 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29号环境所《环境卫生学杂志》编辑部 邮政编码 100050 联系电话 (010)83132331 50950619 Email hjwsxzz@nieh.chinacdc.cn QQ 2859941344; 微信公众号 hjwsxzz; 微博 环境卫生学杂志CDC

2025年医保新政:门诊慢病大病三重保障升级

时间:2025-07-02 14:33:30

2025年7月1日起,我国医疗保障体系迎来新一轮重要调整,多项惠民政策正式落地实施。这些变化不仅进一步扩大了保障范围,更通过精细化设计提升参保人员的实际获得感。以下从关键领域为您深度解析此次政策亮点。

门诊报销比例上调,基层医疗实惠更可感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退休人员,普通门诊报销比例从60%跃升至75%。以常见的降压药为例,原价100元的药品,如今个人仅需支付25元,相当于打2.5折。这一调整直接减轻了需长期服药群体的经济负担,尤其对慢性病管理具有显著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既引导分级诊疗,又通过提高报销比例实实在在降低了群众的就医成本。

慢性病保障扩容,九成报销解民忧

本次调整将风湿性心脏病、痛风、溃疡性结肠炎、银屑病等慢性病纳入报销范围,部分地区门诊慢特病病种更从49种扩容至68种。尤为突破性的是,新增的九种慢性病享受90%高比例报销,且取消原门槛费用。这意味着患者每年可节省数千元药费支出,如同在医疗账户中存入一笔"健康储备金"。但需注意,门诊慢特病需定期复审,参保人需在截止日前主动申请,否则将影响待遇延续。

大病保险动态升级,连续参保回报丰厚

大病医保待遇提升机制采用"双轨并行"设计:对连续参保满4年者,每多缴1年,封顶线提高2000元;若当年未发生报销,次年同样可获2000元额度提升。这种设计类似"医疗信用积分",持续参保的居民相当于在累积"保障额度"的复利——存得越久,保障杠杆越高。以连续参保6年为例,大病支付限额将比基础线提高4000元,为高额医疗费用提供更坚实的托底保障。

政策联动效应显现,防病治病双管齐下

观察此次调整可发现,政策正形成"门诊减负-慢病兜底-大病托底"的三层防护网。门诊报销比例提升鼓励小病早治,避免小病拖成大病;慢性病保障扩容则切断"病贫循环"的关键节点;而大病保险动态调整机制,更是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居民持续参保。这种制度设计犹如给医保体系装上"智能调节阀",既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又让守约者获得更多保障红利。

随着新政策的全面实施,预计将有超亿人次直接受益。需要提醒的是,各地具体实施细则可能存在差异,参保人可通过医保局官网等渠道查询属地化政策。医疗保障作为民生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调整既体现了制度优化的持续性,更彰显了以需求为导向的改革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