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环境卫生学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承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为综合性卫生类学术期刊,致力于建立国家级环境卫生学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平台,便于科技人员及时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进展,拓宽业务人员的视角和思路,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传播环境卫生信息,积极推进环境卫生事业发展。 刊登内容 及时报道国内外大学及科研机构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各级疾控中心及医院与环境卫生相关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环境流行病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危害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研究、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卫生经济效益分析、环境危害因素防控技术研究、环境卫生政策法规标准等的制(修)订及国内外科技动态,卫生应急及健康扶贫工作等。 重点栏目 专家论坛、科研论著、调查研究、检验技术与方法研究、风险评估、短篇报道、卫生标准、专业信息、热点追踪及国际交流、卫生应急、健康扶贫等。投稿地址 http://www.hjwsxzz.com 联系方式 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29号环境所《环境卫生学杂志》编辑部 邮政编码 100050 联系电话 (010)83132331 50950619 Email hjwsxzz@nieh.chinacdc.cn QQ 2859941344; 微信公众号 hjwsxzz; 微博 环境卫生学杂志CDC
绿豆枸杞汤:夏日养生新吃法
时间:2025-06-25 16:01:21
盛夏时节,暑气蒸腾,一碗清凉解暑的绿豆汤无疑是消夏良品。但若只停留在传统的绿豆沙做法,未免有些辜负这味药食同源的宝藏食材。今天,我们就来探索绿豆与枸杞的经典搭配,解锁既清热生津又滋补养颜的夏日养生新吃法。
绿豆与枸杞:夏日养生的黄金组合
绿豆性凉,被誉为“清热解毒的天然卫士”,其富含的膳食纤维和钾元素能有效促进水分代谢,缓解暑热带来的烦躁。而枸杞则像一位“肝肾养护师”,其多糖成分不仅能中和绿豆的寒性,还能协同提升肝脏解毒能力,形成“清热不伤正,滋补不滞腻”的平衡。现代营养学也证实,两者搭配可使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互补,尤其适合空调房中易口干舌燥的都市人群。
科学处理绿豆:口感与功效的双重保障
想要绿豆快速开花,浸泡是关键。将绿豆洗净后清水浸泡2小时,豆粒吸水膨胀后,细胞壁软化,能缩短40%的烹煮时间。值得注意的是,避免使用铁锅——绿豆中的单宁遇铁会生成黑色物质,不仅影响色泽,还可能产生有害成分。推荐使用导热均匀的复合材质汤锅,如某品牌“酷乐快手”汤锅,20分钟即可让绿豆绵软起沙,极大保留营养成分。
三步成就养生绿豆羹
1.基底熬煮:泡发的绿豆与清水按1:5比例入锅,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此时可观察水面浮起的绿豆皮,用细网勺轻轻撇去,口感会更细腻。
2.甜味调控:待绿豆呈开花状时加入冰糖,甜度建议控制在每100克绿豆配15克糖。冷藏后甜味会减弱,可预留部分糖浆食用前添加。
3.点睛之笔:关火前3分钟撒入纯净水泡发的枸杞,既能保持颗粒饱满,又避免长时间炖煮破坏其维生素B族。若想增强滋补效果,还可加入5-6颗去核红枣,形成“清-补-润”的食疗三角。
风味升级与适配场景
追求层次感的话,可尝试用竹蔗糖替代冰糖,增添焦香风味;或滴入两滴新鲜柠檬汁,酸性环境能让绿豆汤呈现更澄澈的碧绿色。对于户外工作者,建议装入保温杯携带,搭配薄荷叶碎饮用,解暑效果倍增。而办公室人群则可将其冷藏后作为下午茶,佐以全麦饼干,既缓解疲劳又避免甜腻。
食疗延伸:从解暑到四季养生
这道甜品不仅是夏季限定。秋冬干燥季节,可加大枸杞比例至30克,并添入少许陈皮,转化为一款温润的护肝羹。对于健身人群,建议搭配虾仁食用——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互补,但需注意单次虾肉摄入不超过80克,避免与过量绿豆同食引发肠胃不适。
从《本草纲目》到现代营养学研究,绿豆与枸杞的配伍历经时间验证。在这个夏天,不妨让这碗承载着古老智慧的甜汤,成为你对抗酷暑的温柔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