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环境卫生学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承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为综合性卫生类学术期刊,致力于建立国家级环境卫生学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平台,便于科技人员及时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进展,拓宽业务人员的视角和思路,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传播环境卫生信息,积极推进环境卫生事业发展。 刊登内容 及时报道国内外大学及科研机构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各级疾控中心及医院与环境卫生相关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环境流行病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危害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研究、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卫生经济效益分析、环境危害因素防控技术研究、环境卫生政策法规标准等的制(修)订及国内外科技动态,卫生应急及健康扶贫工作等。 重点栏目 专家论坛、科研论著、调查研究、检验技术与方法研究、风险评估、短篇报道、卫生标准、专业信息、热点追踪及国际交流、卫生应急、健康扶贫等。投稿地址 http://www.hjwsxzz.com 联系方式 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29号环境所《环境卫生学杂志》编辑部 邮政编码 100050 联系电话 (010)83132331 50950619 Email hjwsxzz@nieh.chinacdc.cn QQ 2859941344; 微信公众号 hjwsxzz; 微博 环境卫生学杂志CDC
2025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今日公布,考生可通过三大官方途径查询
时间:2025-06-11 15:31:10
2025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已于今日(2025年6月11日)正式公布,广大考生可通过官方指定渠道查询自己的考试成果。这一关键时间节点标志着历时数月的备考与等待终于迎来阶段性结果,犹如马拉松选手冲过终点线后的成绩确认时刻,既紧张又充满期待。
成绩查询的三大官方途径
官方网站查分:登录“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网站(原中国卫生人才网),点击“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题下的“成绩查询”入口,输入准考证号和证件号即可获取成绩。该渠道如同成绩发布的“主会场”,数据权威且实时同步。
公众号查询:关注官方认证的卫生健康人才服务公众号,绑定个人信息后可通过菜单栏快速跳转查询页面。这种移动端方式适合习惯手机操作的考生,如同随身携带的成绩单提取机。
短信查询(需注意服务开通情况):部分考区支持通过发送特定指令至指定号码获取成绩,具体操作需参照当地考试机构通知。这种方式虽传统,但为网络条件受限的考生提供了备选方案。
合格标准:60分的“生命线”
本次考试延续全国统一的相对固定合格标准,各科目满分100分,60分即为通过门槛。这一标准如同医疗行业的质量控制红线,既保证基础专业能力的达标,又体现考试评价的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科目均需单独达到60分,不设总分补差机制——这意味着考生需像平衡临床多学科协作一样,确保每个知识模块的均衡掌握。
成绩管理的后续关键节点
成绩公布后,考生需关注两大核心事项:
成绩复核:若对分数存疑,可在规定期限内(通常为成绩公布后15个工作日内)提交复核申请。但需注意,复核仅限计分逻辑核查,不涉及试题重评。
证书领取:通过全部科目的考生,后续需留意当地人事考试网发布的证书发放通知。纸质证书如同职业晋升的“通行证”,建议妥善保管并扫描备份。
场景化数据解读:从分数到职业前景
以2023年历史数据为参考,全国平均通过率约为40%-50%,今年在报考人数突破百万的背景下,60分的合格线如同筛选优质医疗人才的滤网。对于未能一次通过的考生,成绩单上会明确标注未通过科目,便于针对性复习——这好比医生的诊断报告,精准指出“薄弱环节”以便来年“对症下药”。
特别提示:警惕非官方查询陷阱
近期可能有不法分子利用考生焦虑心理,伪造查询链接或收费改分服务。官方成绩系统绝不会要求支付查询费用,所有声称“内部操作”的渠道均为诈骗。考生应像对待医疗安全一样,坚守信息查证的“无菌原则”。
此刻,数百万考生的屏幕正闪烁着决定职业走向的数字。无论结果如何,这场考试只是医疗职业生涯的一个坐标点——通过者将迈向注册备案的新阶段,暂未达标者亦可积累经验再出发。正如临床实践需要持续学习,专业资格的追求亦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进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