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环境卫生学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承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为综合性卫生类学术期刊,致力于建立国家级环境卫生学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平台,便于科技人员及时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进展,拓宽业务人员的视角和思路,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传播环境卫生信息,积极推进环境卫生事业发展。 刊登内容 及时报道国内外大学及科研机构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各级疾控中心及医院与环境卫生相关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环境流行病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危害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研究、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卫生经济效益分析、环境危害因素防控技术研究、环境卫生政策法规标准等的制(修)订及国内外科技动态,卫生应急及健康扶贫工作等。 重点栏目 专家论坛、科研论著、调查研究、检验技术与方法研究、风险评估、短篇报道、卫生标准、专业信息、热点追踪及国际交流、卫生应急、健康扶贫等。投稿地址 http://www.hjwsxzz.com 联系方式 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29号环境所《环境卫生学杂志》编辑部 邮政编码 100050 联系电话 (010)83132331 50950619 Email hjwsxzz@nieh.chinacdc.cn QQ 2859941344; 微信公众号 hjwsxzz; 微博 环境卫生学杂志CDC
JAMA internal medicine:男医生和女医生治疗病人的预后情况会有差异吗
时间:2024-12-03 15:12:00
男医生和女医生的行医方式不同。
对比男医生,女医生在看病过程中更可能坚持临床指南,更经常地提供预防护理,更多地站在病人的角度与其沟通,在标准化审核中表现的更好,为病人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询。
那么,基于这些行医方式上的差异,男医生和女医生治疗病人的预后情况会有差异吗?
基于此,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题目为“Comparison of Hospital Mortality and Readmission Rates for Medicare Patients Treated by Male vs Female Physicians”。
研究内容与结果
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共计1583028名住院病人被用于30天的死亡率分析,1540797名病人被用于30天的再入院率分析。病人被随机分配给医生。58344名普通内科医生被用于研究,其中18 751名(32.1%)是女性。
用于分析30天死亡率的终样本包括57896位医生治疗的1583028例住院治疗病人。整个样本的30天总死亡率为179162(11.32%)。由女医生治疗的患者30天死亡率低于由男医生治疗的患者(10.82% vs 11.49%);比较同一医院的男女医生后,死亡率差异仍然存在(10.91% vs 11.46%);进一步调整医师特征(在相似年龄和专业的男女医生中进行比较)后差异依然存在(11.07% vs 11.49%)。
用于分析30天再入院率的终样本包括57876位医生治疗的1540797例住院治疗病人。整个样本的30天再入院率237 644(15.42%)。由女医生治疗的患者30天再入院率低于由男医生治疗的患者(15.01% vs 15.57%);比较同一医院的男女医生后,再入院率差异仍然存在(15.00% vs 15.57%);进一步调整医师特征(在相似年龄和专业的男女医生中进行比较)后差异依然存在(15.02% vs 15.57%)。
然而,也并不是在所有的疾病诊断中上述现象均具统计意义。例如,女医师在处理脓毒症(23.05% vs 25.09%)、肺炎(10.11% vs 11.03%)、急性肾功能衰竭(12.54% vs 13.30%)、心律失常(5.08% vs 6.02%)等疾病发生的死亡率均显著低于男医师。然而,并没有观察到在处理充血性心力衰竭(11.69% vs 11.95%)、尿路感染(5.79% vs 6.11%)和胃肠道出血(9.70% vs 10.27%)等疾病的死亡率方面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女医生处理病人的再入院率明显低于男性医生。
医生性别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联在不同严重程度的疾病上是一致的。除病情轻的患者外,女医生病人的再入院率均低于男医生,医生性别与患者预期死亡率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结
与接受男医生治疗相比,在医院接受女医生治疗的病人,死亡的可能性更小,再次住院的可能性也更小。
虽然男性和女性医生之间的患者死亡率差异不大,但观察到的效应大小相差0.43个百分点,或死亡率的相对风险降低4%,可以说是非常具有临床意义的差异。